论文
1. 后“经典”认知语言学:社会转向和实证转向,《现代外语》,2021年第3期,2/2;
2. “给予”事件的概念结构和英汉语双宾构式的差异,《外国语》,2020年第5期,独立;
3. 语义地图模型观照下的英汉语双及物结构对比研究,《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》,2020年第4期,1/2;
4. 汉语“V在+LP”构式的论元识解功能,《外语教学》,2017年第2期,1/3;
5. 基于ToRCH2009语料库的“V在+LP”构式多义性考察,《语料库语言学》,2016第2期,1/3;
6. 汉语“没+MVP”构式的认知理据和语义结构,《世界汉语教学》,2015年第1期,独立;
7. 识解视域下的汉语情状分析模型——以“V在+LP”构式为例,《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》,2015年第6期,独立;
8. 指称性“X的”结构的形式和功能——从语用省略到构式网络,《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》,2013年第3期,独立;
9. 汉语复杂名词短语的独“的”偏好——整合语料库和认知语言学的证据,《外语教学》,2013年第1期,独立;《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摘·语料库语言学》2013年第1期全文转载;
10. “自主/依存”概念对立的语法体现——以指称性“X的”结构的使用为例,《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》,2012年第6期,独立;
11. 句子层级结构的认知阐释,《外语学刊》,2012年第1期,独立;
12. 汉语否定词“没”和“没有”的异同——用语料库的方法,《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》,2011年第4期,独立;
13. 现实与非现实:现代汉语否定词语法意义的语义基础,《外国语文》,2010年第4期,独立;
14. 论频率对语言结构的建构作用,《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》,2010年第6期,独立;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·语言文字学》2011年第3期全文转载;
15. 从认知语法看现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回指功能,《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》,2008年第3期,独立。